近日上午,市網絡文化協會網絡直播人才培訓基地在湛江海洋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揭牌。
近年,直播帶貨火爆,直播人才也成了“香餑餑”。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等機構聯合編制的《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發展報告(2022-2023)》,截至2022年底,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已累計開通了超過1.5億個主播賬號。報告還顯示,2021年中國直播行業的人才缺口為800萬人,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1941.5萬人,這意味著直播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將快速增長,缺口數量將增加超過一倍。
一名優秀的主播人才,本身就是一個頗具影響力的營銷自媒體,其帶貨量和影響力往往是驚人的。直播人才不僅可以帶火某個商品或服務品牌,甚至能帶火一地旅游。因此,無論從搶抓數字經濟和直播經濟發展機遇來看,還是從擴大湛江知名度、美譽度的深層次考慮,培養一批懂湛江、愛湛江、能講好湛江故事的直播人才,很有必要。
市網絡文化協會網絡直播人才培訓基地的揭牌,無疑為培養上述直播人才帶來了新的契機。據介紹,培訓基地建筑面積超1000平方米,電商直播間、互聯網直播服務中心、特色展銷廳一應俱全,集主播培訓、企業入駐、品牌設計與孵化、直播、短視頻代運營于一體,還將與湛江各大院校合作,做好“直播+商貿”“直播+文旅”大文章。
培養直播人才,首先要堅持“走市場”。要順應市場、企業和社會的需求,培養對口的高素質直播人才。不能一窩蜂地只涌向一個領域,而應該在各個細分的垂直領域里,培養各有專長的主播。比如廣州花都區,擁有化妝品、音響、珠寶、皮具等完備的商品供應鏈優勢,因此當地整合有關院校、電商平臺積極對接供應商需求,培養有相關特長的主播,打造專業、有趣、有內容的直播間,收到了不俗成效。湛江培養直播人才,同樣要這樣“走市場”,有的放矢地做到“術業有專攻”,這樣才更有利于講好湛江產品、文旅的故事。
其次,光有培訓基地還不夠,我們應該好好思考、探索一套與之匹配的人才培養、晉升體系。比如,將網絡主播、直播達人等納入人才評定范疇,以此促進其不斷學習進步、完善職業技能,倒逼相關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尤其是要培養一批“村播”,讓更多新農人在鄉村找到機會,帶動更多創業和就業,讓很多村鎮有機會“出圈”。
值得注意的是,培養直播人才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德”的培養。直播行業是新鮮事物,對其約束管理還不十分到位,亂象不少。這也提醒我們在培養直播人才時,必須加強對其德行、操守的約束。對主播來說,要實事求是推薦產品,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摒棄急功近利思想,認真在內容創新、服務過硬等方面下功夫。
培養一批懂湛江、愛湛江、能講好湛江故事的直播人才,是為順應新形勢、新業態作出的有益嘗試,效果值得期待。